欢迎访问ufc赌拳软件!

系所列表

发布者:钱俊发布时间:2018-11-02浏览次数:18282

 ☆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始于1945年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的采矿科、地质科,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曾先后设置过放射性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金属非金属地质和煤田地质等专业。目前,资源科学与工程系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两个本科专业。同时,本系具有完善的学科平台。其中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二级学科在1981年就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矿床学于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以及构造地质学两个安徽省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并拥有国家级教学团体、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矿床成因与勘查技术研究中心。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中,地质学科位列全国第9。

      本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37名(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 17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师队伍中有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在内的多名高水平人才。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等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教师队伍。近五年,本系教师主持科研项目的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超过1.1亿元。本系另有专职实验岗位4人,拥有本科教学实验室28个,总面积大于1400m2。

      在人才培养方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及其前身培养了包括院士、海外杰青、长江学者在内的优秀地质人才和技术骨干,已成为我国地学研究和找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科学研究方面,以中国东部为主要研究基地,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郯庐断裂带、秦岭-大别造山带为主要切入点,研究陆内构造-岩浆-成矿和动力学等热点问题和社会需求,已形成自己的特色。70多年的厚重积累,合肥工业大学的地质研究已经获得一批国内外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郯庐断裂带的发现和研究成为国际地质大会的研讨专题;大别造山带岩石-地层单元的命名,淮南生物群的发现以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环境矿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力。


系主任: 刘  俊       副主任: 徐利强   邓宇峰
党支部书记: 牛漫兰        副书记: 李加好


☆岩土工程系

    合肥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系办学历史悠久,由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科发展而来。1974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00年获得地质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以及页岩水力压裂及油气运移开发利用研究所。岩土工程系现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依托地质学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博士授权点,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

        岩土工程系以工程实践能力强、治学严谨而著称,是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办学4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多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国家勘察大师脱颖而出,在本学科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岩土工程系面向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矿山”及“深地探测”等发展战略,大力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在地质矿产与勘查、地下信息与探测、环境岩土及处置、基岩裂隙与渗流、矿山环境与保护、岩土工程与加固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

        岩土工程系目前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博导4人;兼职教授9人。教师队伍中有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黄山学者、省级勘察大师等在内的多名高水平研究团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教师队伍。近5年,岩土工程系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青年项目)、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工程、中外合作等科研项目,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此外,岩土工程系注重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长期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友好往来,已与十多个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科研合作。 (数据截止2018月10月)


系主任: 钱家忠   副主任:马 雷   谭晓慧  
党支部书记:谭晓慧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创办于1987年。2005年环境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重点A类学科,1997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2000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权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并获得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2018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拥有环境科学研究所、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工程研究所、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等科研和创新平台;并具有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设计乙级证书、安徽建设厅颁发的环境工程设计和施工专项乙级证书(水污染防治工程和物理污染防治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博士生导师8人,另有国内外特聘与兼职教授多名。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有水处理实验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材料实验室等,拥有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离子光谱仪、激光瞬态吸收光谱仪、GC-MS、TOC、PCR测定仪等仪器以及常规实验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装置,为开展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立足安徽,面向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需求,形成了流域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区域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环境功能材料及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等主要研究方向,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基金、博士点基金及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50余项,另有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及安徽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期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着友好往来,已与十多个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国际交往日趋频繁。 


系主任: 岳正波   副主任:胡淑恒   周春财   
党支部书记:朱承驻

☆ 地理信息科学系
      合肥工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创办于2001年,是安徽省最早设立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下的理学专业,是一门从信息机理的角度研究地球表层人地关系系统的地理学科。近十几年来,本专业依托学院“大地学”学科背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立足区域优势,围绕空间信息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信息决策过程,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服务于资源勘查、环境演变、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区域规划等领域。2017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三维GIS及其应用、资源环境遥感与GIS分析、地理环境演变与地貌分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学大数据分析等特色研究方向。瞄准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前沿领域,成立空间信息智能分析与应用研究所、地理信息大数据研究所2个科研和创新平台。


      本学科现有GIS制图实验室、遥感解译实验室,空间信息集成与综合分析平台四个本科教学实验平台,拥有ASDFieldSpec4Hi-Res、全站仪、智能RTK、图形工作站、服务器、工程扫描仪、绘图仪等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设备。建有庐山地理与地质综合实习创新基地、安徽省测绘局、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安徽省气象遥感中心、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约校外实习基地,为本专业野外和社会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

      本学科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定位于培养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厚实的地学背景,过硬的GIS空间数据分析技能与软件开发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素质。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GIS技能大赛、“互联网+”大赛等赛事,获得了一等奖等数十项奖励,形成了本专业本科创新教育的培养特色。

      2017年学校与美国克拉克大学签署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2”本科生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协议,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开辟了快速通道。


主任:赵 萍    副主任:张明明  陈国旭

党支部书记:喻根



☆ 生态环境系(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生态环境系(宣城校区)于2018年在学校办学机制深化改革中创办成立。先期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依托本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所设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安徽省重点A类学科,具备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及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现参与科研教学的专职教师23人,其中博士学位20人,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8人。主要教研和科创实训平台包括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等。

      生态环境系投入教研科创的实验资源包括本部的水处理实验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材料实验室等,拥有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离子光谱仪、激光瞬态吸收光谱仪、GC-MS、TOC、PCR测定仪等常规实验和科创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有力保障了高水平创新教学与实践实训等本科双创教育的实际需要,并在全国节能减排、“互联网+”、环境仿真大赛中获得过优秀成绩。

     生态环境系根植于生态和环境,依托学院大地学与环境学科的优势基础,面向国家与地方“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在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城市环境生态工程、流域环境生态工程、矿山环境与场地污染生态治理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工程、地质灾害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健康与环境规划管理等领域,着力培养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治理的优秀工程师,近年承担过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级重点基金课题、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与环境规划等课题,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同时依托本部与国内、国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着良好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为本科生出国深造提高了快捷的绿色通道。


 主  任:  许为义

 副主任:王世伟

 党支部书记:李辰轩


☆ 中心实验室:


ufc赌拳软件实验中心始建于1996年,是资环学院实验教学和科研基地,包括翡翠湖校区的地学基础实验室和本部的所有资环实验室。

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和兼职人员11人,其中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6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3人,学历结构为:博士7人,硕士1人,大学本科1人,大专2人,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实验队伍。

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63个,总使用面积约3300m2,承担着资环学院的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和所有研究生的实验课程。实验中心全面对外开放,每年接纳约400余名中高年级学生和相关老师进行科研。除了开设公共课实践环节、课程实习、教育实习、综合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实践外,还开出实验项目353个/年,约1.28万人时。

目前,实验中心拥有各种大、中、小型仪器,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21台(件),分别是电子探针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气态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偏光未经冷热台、偏光显微镜及包囊体、偏光显微镜、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洗净实验室、高密度电法仪、探地雷达、激光烧蚀进样系统、激光瞬态吸收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测汞仪、低本底井型高纯锗γ能谱仪、真三轴页岩水力压裂模拟试验系统、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高盐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小型仪器有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原子吸收仪、差热综合分析仪、小型在线气体质谱仪等。满足了教学、科研、创新实践等的实验活动。

      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了全面开放,制订了实验室管理条例、实验室开放细则、开放计划、安全管理细则、大型仪器管理办法、仪器设备出借和丢失赔偿管理办法、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全院师生在不影响本科生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可随时预约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实验台、实验室。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了优质平台和坚实基础。


主  任: 牛漫兰(兼)    副主任:任升莲